300-310(29/36)
朝秦追挥手:“寅寅,有人找你,他们在家里等着了。”秦追看着母亲凝重的神情,果断提前下班:“我这就来。”
因为没什么预算,罗恩让演员们自备衣物,反正19世纪离现在也不是很远,大家穿得符合角色设定,然后到镜头前演就是了。
但在中国的19世纪,大多数人是不穿西装的,秦追特意回家将回国时才穿的长衫翻了出来。
秦追平日里穿的衣物以深色西装为主,少有的几件长衫却都是浅色,秦追拿起其中一件,神思恍惚。
翌日,《伯劳》拍摄组准备入驻阿尔卑斯山脉,车队在苏黎世内等候剧组成员,罗恩靠在车边,用铅笔画着分镜头,有细如毛发的雨落下,这雨微小到行人都懒得打伞。
不知何时,街头仿佛安静下来,罗恩顺着那份静意看去,目露了然。
秦追一袭长衫,举着一把纸伞过来,对他笑道:“我妈妈听说你要拍东方人,特意把她闲着没事做的伞给我了,让你拿着当剧组道具。”
罗恩笑道:“我就知道是你过来了。”
穿西装的秦追是典型的学术界大牛,一身精英味儿早把他的气质浸透了,但在换上长衫后,往昔的秦杏游就会重新出现,如同一块温润的玉。
恰好秦追一直佩戴一块从春秋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楚国虎玉,红绳系在脖颈上,玉被他养得极好,那种来自东方的文雅让罗恩再次翻开自己的分镜头本,从苏黎世一直画到进入阿尔卑斯山。
对秦追来说,罗恩给他安排的客串镜头并不多,拍摄却持续了数日,救治男主和打退追兵的戏份都拍完了,罗恩还不肯放他走人。
直至某日,罗恩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朝阳,那是在凌晨四点半,罗恩突然把全剧组的人叫起来,喊着“今天肯定是晴天,你们快起来!”
秦追夜晚才写完有关人体循环机和心脏手术的那篇论文,睡下不到五个小时,被罗恩喊醒后半醒不醒,揉了揉眼睛,就被罗恩拖去换了衣服,然后被引到罗恩选择的地点,手里被塞了伞。
罗恩亲自拿梳子给秦追梳头发,指着不远处的山坡:“就是那里,你现在过去提着这把伞,侧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只管往前走,风很大,会把你的头发吹乱,但是不要紧,那就是我想要的,你只管往前走,我会把你拍好的。”
秦追不明所以,只按照罗恩的要求去做。
这是一组与剧情几乎无关的镜头,罗恩将其插入到电影中,是东方医生救下男主后又离开的片段,全长不到1分钟,却是他在这部实验性质的电影中拍得最用心的一段。
东方青年修长清癯,单手握伞,在风中越行越远,黑发与衣衫被风扬起,有股近乎仙灵的气质。
后来这组镜头经过后世AI修复,成为了罗恩“20世纪上半叶审美最强的导演”威名的铁证。
那浅紫红的朝霞映在秦追的身上,为他镀上一层历史的风尘,正如他在电影中出场时因善意出手救人,事后又潇洒离去,红尘之中一性情中人,一潇洒侠客。
至于秦追在《伯劳》里客串的其他镜头,则成为了“罗恩.舍瓦利果然最吃这款颜”、“秦追绝对是历届诺贝尔奖得主里颜值最高的那个”等话题的有力证明。
秦追回道:“暂时还不走,我在这边的签证时间还很充裕,手头也有钱,所以想在苏联境内旅游一下,看看这个经历过前所未有蜕变的国家现在是什么模样,我不止想看彼得格勒,也想看看彼得格勒以外的地方,那些偏僻一点的农村什么的。”
奥尔加听着他的讲述,眼中流露一抹欣赏:“正是如此,要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