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10/46)
流程越多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越拖延就越能让参与其中的官员上下其手。
桀桀桀桀桀桀!
咳咳,有种小人得志的感觉,换个笑法。
正直的小小苏大人要放假了也没闲下来,他和许知州要的是合理合法的保住阿云的命,不是以权谋私让人连着他们一起骂。
怎麽合理合法的保住阿云的命?就看谁将律法运用的更得心应手。
小小苏律师即将上线,上线之前让他补个课先。
苏通判和许知州为了接下来能吵得过别人都埋头苦学,白五爷看他们忙活也跟着忙活,不过他忙活了两天就放弃了,这种事情让老沈跟着忙活就行,他觉得他还是更适合话本。
岁回律转,岁暮天寒,京城各衙门的官员将一年的卷宗整理完毕都开始准备放年假。
朝廷给的假期短没关系,年後没有要紧事的话多请几天假就是,和放假没什麽区别。
一年就过一次年,怎麽着也得过完十五再开工。
刑部衙门,何尚书亲眼看着差役将今年的卷宗搬进库房,终于能闲下来喝口茶缓口气。
他们刑部衙门经手的案件很多,往年多,今年更多,襄阳王那边还没消停柴世子又跟着冒头,後来发现俩人勾结在一起意图谋反也就罢了,登州的案子又一出接一出。
京城地界儿的案子还有开封府帮忙分担,京城之外的大案只能刑部大理寺来办,能让包拯帮忙纯粹是他和包拯的关系够铁。
他都亲自去开封府请了,包拯好意思拒绝他?
何尚书咂了口茶,心道幸好有包拯这个精通断案的同僚能帮忙,不然他这把老骨头还真搞不定那些九转十八弯的案子。
不服老不行啊。
刑部侍郎王融抱着案卷进来时,何尚书正在想是年底上书乞骸骨还是明年再和官家提退休,然後他就听见王侍郎说,“大人,登州有案件需要咱们复审。”
何尚书:???
“又是登州?”
“又是登州。”王侍郎摇摇头,“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再晚一会儿就得等到明年,大人您是现在看还是什麽时候看?”
何尚书深吸一口气,颤颤巍巍的捂住心口,“我不看,你先看。”
第163章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放假就在眼前,一大波工作从天而降。
别问他们为什麽知道会是一大波工作,这半年来但凡和登州有关的案子就没简单过。
这次的案件又是快马加鞭从登州送过来的,用脚丫子想也知道里头的东西肯定让他们过不好年。
邮差也真是,冬天路上那麽难走就不能走慢点?不该磨蹭的时候磨蹭,该磨蹭的时候又不磨蹭,想干什麽?
何尚书和王侍郎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可是卷宗已经送到眼前,肚子里有再多的话也得忍着。
事有轻重缓急,登州那边也不是随随便便什麽事情都往京城汇报,年前各个衙门都忙的很,不是要紧事也不会让差役快马加鞭送到京城。
藩王联合起来造反的案子难得一见,登州境内的寨也只有一个乳山寨,所以这次不可能是造反也不可能是克扣军饷。
寻常的山贼作乱闹不到上报京城的地步,登州官场和禁军厢军刚被收拾过,短时间内也不敢胡作非为,问题不在官场就在民间,总不能真是大规模的民变吧?
何尚书忧心忡忡,嘴上说着不看不看不看,案卷打开後还是认认真真的从头看。
大宋建国以来民变就没少过,年年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