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小说网

第一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230-240

底色 字色 字号

230-240(1/61)

    第231章

    *

    西军大捷,战报飞驰入京,朝野上下京城内外为之震动。

    比之前西夏倾国攻宋的消息传到京城时还要震动。

    战报入京後官家立刻命两制官员草拟诏书,大宋上次击退西夏入侵还是他刚登基的时候,虽然那次也是战果颇丰,但是和这次相比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此番西夏三十万大军倾国而出却大败而归,必须立刻昭告天下以振民心。

    西夏都倾国而出入侵大宋了,大宋不反击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将军们威武!打到西夏老巢!

    消息传到民间的确是民心大振,朝中却一如既往吵的不可开交。

    嗯,意料之中,很符合大宋朝堂的风格。

    赵曙对这个结果并不惊讶,若要继续对西夏开战,筹措军饷粮草便是一大难,再加上牵扯到的官员调动,大多数朝臣不想打也正常。

    更何况,即便是主战派也不敢保证一旦深入西夏境内大宋还有多少胜算。

    河套地区地势优越,平原被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所包围,黄河流经那里时泥沙还不多,大片平原在河水的灌溉下既能耕种也能放牧,堪称塞外米粮川。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地区因黄河获利,其他地方却没那麽好的运气,随着年年月月的河水冲刷,上好的良田被河水冲走,黄河因此变成黄色的泥沙河,良田也成了沟壑纵横的不毛之地。

    西北其他地区地瘠民贫,唯有河套地区是塞上江南,党项人占据河套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而河套之外是七百里瀚海,一望无际的沙漠是天然的屏障,西夏难以从兴灵一带运粮支援前线,大宋也没法从陕西、河东运粮深入瀚海。

    如果不能保证粮道畅通,大军随时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高山大河可以想办法开路架桥,沙漠那地方风一刮铺好的路就被黄沙埋的严严实实,上哪儿保证粮道畅通?

    七百里瀚海将河东、鄜延、环庆几路的兵锋堵的死死的,天都山和兜岭又挡住了秦凤、泾原的攻势,就算大宋诸路同时出击,西夏也能凭借天险来分兵防守。

    正因如此,河湟一带才更要掌握在大宋手中。

    王韶的《平戎策》甚得他心,只是写到纸上是一回事儿,真正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儿,番邦大多不服管教,想让他们踏踏实实为大宋做事难于上青天。

    他派王韶去秦凤路主持开拓熙河收复河湟,实际上心里也没底儿。

    可是因为後勤难以为继不打他能理解,有理有据的列出此时不是开战时机的理由一二三,他和朝中大臣也不是不讲道理,上来就嚷嚷大宋肯定打不过西夏是什麽道理?

    别说主战派听不下去这种灭自己威风的说辞,就连本来不支持开战的主和派都想冲动开战来证明他们大宋打得过西夏。

    朝堂的自信已经被西军的连番胜仗打了出来,西夏虽有天险,他们大宋也不是毫无胜算。

    七百里瀚海和天都山、兜岭能挡住大部分攻势却挡不住全部,再往西一点拿下兰州能让西夏顾首不顾尾,再往东一点拿下绥州占据横山也能让西夏失去“居高以临我”的优势。

    巧了,如今兰州和绥州都在大宋的掌控之中。

    仁宗年间的横山战略因为连年天灾被迫叫停,这些年大宋年景好转,西夏却一直在走下坡路,他们怎麽就打不过西夏了?

    以如今的局势,即便大宋不动用大批兵马攻夏,只靠边境的堡寨也能以守为攻让西夏军疲于奔命自顾不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凡人修仙,从符笔学徒到阴阳道祖 双修:异界逍遥游,女帝入我手 综武:华夏崽天性,看热闹就变强 生命守护者 斩神:我在修仙界建立仙秦 阵云高:英雄寂寞 修仙记昆仑问道 冒险与征途 锦衣夜行九万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