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34/61)
都进不去那才是真热闹。苏大人昂首挺胸,看来他这块敲门砖还挺好用,“元帅,待会儿需要我说话吗?”
狄青摇头,“今天不用。”
苏景殊了然,压低声音说道,“嗯,下次您进不了门的话再派我来。”
狄青脚步一顿,想着现在不在自家地盘,决定把脑瓜崩攒到回驿馆再送出去。
外面滴水成冰,会客厅燃着旺旺的炭盆温暖如春,还有面色如常的韩相公。
双方见礼落座,苏景殊负责寒暄,狄青负责发难。
今天的主场归狄元帅,苏秘书寒暄几句自动退场,一边喝茶一边竖起耳朵听他们家元帅怎麽说。
郭逵已经可能因为反对深入西夏境内筑城被调离鄜延路,狄青也没打算寒暄太多,直接开门见山问道,“相公想在西夏境内筑罗兀城,可曾想过怎麽筑?”
韩绛眸中划过一丝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派兵两万足矣。”
罗兀城可作为大宋进军银州全取横山的开始,只要城池建成,大宋便能居高临下谋取横山逼近兴灵,到时再以陕西、河东两路兵马为主力,何愁西夏不灭?
狄青:……
狄青想骂人。
“相公,抚宁城只有不足千人驻守极难防守,万一抚宁城破,远在西夏境内的罗兀城又当如何?”
韩绛皱起眉头,毫不客气的开口讽刺道,“城还没开始筑,狄元帅已经开始灭自己威风了?”
狄青点点头,说话也没多客气,“看来韩相公完全没想过防守失败的可能。”
韩绛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狄元帅若是来反对修筑罗兀城的久不用说了,本官自有打算。”
狄青要被他气笑了,“相公的自有打算就是不考虑失败的可能?”
韩绛重重放下茶杯,“西夏如今自顾不暇,大宋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两相对比高下立判岂会失败?”
罗兀城可以作为进军银州的据点,随後再派兵马以罗兀城为中心修筑堡寨,定能和当年的青涧城一样拓地千里。
种老将军修筑青涧城时延州附近的番邦部落经常捣乱,後来花了很大功夫才让他们安生下来,今时不同往日,朝廷的招抚策略效果极好,不光沿边的大小部落愿意归顺大宋,连西夏境内的党项部落也偷偷摸摸过来投奔,一旦州府衙门同意他们归附就立刻拖家带口搬到大宋境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西夏朝廷已经如此不得民心,他们为什麽不能深入西夏境内筑城?
西夏倾国而出才凑出三十万兵马,大宋只陕西四路的兵就不只三十万,再加上河东路出兵支援,他们只靠人数也打不了败仗。
韩相公忍着怒火将他的计划说完,不等狄青反驳直接喊管家过来送客。
狄青听完之後连假笑都笑不出来,带上苏景殊起身走人。
多说无益,他选择找官家做主。
回驿馆的路上比来时沉默,狄青气的吃不下饭,回屋就动笔写信告状。
——官家!韩绛他疯了啊!
苏景殊全程没说话,不像狄元帅那样直面韩相公的冲击,还能去厨房找点饭菜去书房看他们家元帅有火没地儿发。
嗯,一边吃一边看。
“什麽叫凭人数也能取胜?当年李元昊攻打大宋的时候兵马比大宋多吗?大宋打赢了吗?”
“什麽叫只要河东的兵马及时支援就能拿下银州?他知道从河东派兵深入西夏境内有多难吗?”
“还灭自己威风,还自有打算,西军将士的性命是让他这麽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