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小说网

第一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230-240

底色 字色 字号

230-240(41/61)

人在西北多年,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处理政务都经验丰富,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全面整顿军队会由他接收。

    苏景殊点点头,“也是,蔡大人比王相公更熟悉军旅。”

    军中之事要交给熟悉军队的人来做,官家派韩绛来西北就是想着他曾经有过推动禁军改制的经验,而老王没有在军中待过很有可能会犯“想当然”的毛病。

    虽然最後还是没逃过“想当然”,但是已经可以看出不通兵事的文臣空降成军中一把手有多可怕。

    王相公比韩相公经验还少,与其让他亲自操刀,不如让经验丰富的蔡大人出马。

    至少蔡大人真正带过兵打过仗。

    打的还都是胜仗。

    看蔡大人和狄元帅同在京兆府能和平共处那麽多年也能看出来蔡大人在兵事上是个靠谱的,他要是不靠谱狄元帅第一个不同意。

    将兵法本是范文正公和张亢张将军提出来的,为了军中不再出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现象,也是为了方便军中管理,将军中每两到三千人编为一将,这些将由本路的都监固定指挥。

    都监之下又有十二个指挥使和二十五个教头分别来训练者六个将的士兵,说到底还是为了加强将领和士兵之间的联系。

    有点像後世的师改旅,一个将差不多就是一个团。

    後世一个团的标准是一千五百人,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营配有四个连,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一个班十个兵。

    一个连加上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各排排长、司务长等干部以及炊事班,一共差不多是一百二十个人。

    再往上的师就类似路一级的经略司,一个师包括五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後勤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标准人数是一万人。

    而旅比师人数少,标准人数在七千人。

    师改旅的目的是提高军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大宋需要的也是提高军队灵活性和战斗力,哦,还要再加上一个裁汰冗余人员。

    那就是大宋版的“师改旅”加“百万大裁军”。

    不看韩绛在鄜延路的骚操作,目前大宋各路的小规模师改旅、啊不、小规模将兵法都进行的非常不错。

    虽然进度慢,但是没有引起兵变,也没有耽误战事。

    西北几路的反馈良好,蔡大人才好在进入枢密院後全面推行将兵法。

    大宋开国时的更戍法是为了分化地方藩镇防止藩镇拥兵自重惹出事端,这麽多年来问题也很明显,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连武将自己都指挥不动手底下的军队,文臣就更指挥不动了。

    范文正公和张将军当年在西北推行将兵法效果很好,西北的局势也渐渐稳定下来,可惜没等他们进一步经略西北大宋就迎来了连年天灾,朝廷只能和西夏议和专心应对各地的灾荒。

    这一耽搁就直接耽搁到了现在。

    好在虽然蔡大人早年在新政的事情上和范文正公意见不同,但是在军事上却达成了共识,在西北那麽多年不光打仗生猛屯田有术,在整改军队方面也很出成效。

    要是郭将军没有和韩相公起冲突,他身为鄜延路最高军事长官可以直接统帅两到三个将(团)作战,而每个将(团)都有负责的都监(团长),如此也能解决战时职权混乱调兵难的问题。

    还有就是,蔡大人走之前只在沿边几路试行过将兵法,永兴军路在鄜延路、环庆路、秦凤路、泾原路中间,虽然同在西北但是不属于沿边,所以永兴军路目前还是旧制。

    赵卨对永兴军路的情况羡慕不已,“多好啊,到时朝中下令将驻军编成将可以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斩神,王面牌永动机 穿越后外挂是只有自己的聊天群 给食戟来点万界食材 DNF奶爸纵横火影世界 斩神:我道系青年,请个神合理吧 海贼之极冰剑豪,一人即皇团 血色浪漫:我,大顽主,钟跃民! 梦里甜如蜜——睡前小剧场(H) 〔无限〕太渣可是会被日的哦(np、万人迷)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