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诗剑双行(4/4)
..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萧启言喃喃道。柳七意味深长地笑了:"大人有所不知,您的《登高》已在京城文人中传抄成风。更妙的是,有人将谢解元那首'来日三甲沐春风'并传,两相对比,高下立判。如今京城都在议论,说谢家嫉妒贤能,打压真才。"
萧启言眼中精光闪动。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无意间开辟了另一个战场——文坛的舆论之争。在这里,诗名比官位更有力量,清议比律法更难违逆。
"三日后钦差到..."萧启言沉思片刻,忽然问,"柳掌柜可知道钦差是谁?"
"据说是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李光弼。"
萧启言眼前一亮:"可是那位以刚正不阿着称的'铁面御史'?"
柳七点头:"正是。此人虽与首辅交好,但向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好!"萧启言收剑入鞘,"三日之内,我必让谢家罪证大白于天下!"
两人正说话间,巷口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柳七脸色一变:不好是衙役!萧大人大人快走,我来应付。"
萧启言迅速翻墙离去,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谢家以为派钦差来就能置他于死地,却不知这正是他反击的最佳时机。
回到萧府,萧启言立刻召集最信任的几名仆从,秘密布置起来。与此同时,他取出一叠白纸,挥毫写下新作:
"三吏横行夜捉人,老翁逾墙走不得..."
这不是杜甫的《石壕吏》,而是他根据蚕农血泪史改编的新诗,直指谢家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的罪行。
"福伯,将这些诗悄悄散发出去,尤其是那些茶馆酒肆、书院学堂。"萧启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既然要斗,就让全苏州都知道谢家的真面目!"
夜幕降临,华阴县各处悄然流传起萧启言的新诗。而在谢府,谢解元正暴跳如雷:"废物!都是废物,连个书生都杀不了!"养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管家来报:"少爷,不好了!街面上都在传萧启言的新诗,句句指向我们谢家啊!"
谢解元抢过诗稿一看,脸色瞬间惨白——这诗中记载的谢家恶行,竟比他知道的还要详细!
"快!去请父亲!不...直接去请知府大人!"谢解元歇斯底里地喊道,"一定要在钦差到来前,把萧启言关进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