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小说网

第一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 第211章 锦衣督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1章 锦衣督头(1/2)

    马士英铁了心要把事儿弄个水落石出,便私下里遣人,火急火燎地邀了锦衣卫督头冯可宗,往自家府邸来。

    没多会儿,冯可宗大步迈进府门。

    只见他身姿笔挺,仿若苍松傲立,面容冷峻坚毅,剑眉斜飞,透着股英气。

    那狭长眼眸里,寒光微闪,高挺鼻梁下,厚唇紧闭,嘴角微微下抿,整齐的胡须打理得一丝不苟。

    单瞧这模样,活脱脱就是个忠肝义胆的良将,任谁也想不到,他竟在锦衣卫里当差,干着那侦缉刺探的活儿。

    冯可宗乃明末画家冯起震的四子,出生在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他家在当地,可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根基深厚,颇具影响力。

    “哎呀,可宗来了,快,快进来,屋里请,咱一道喝口茶!”

    马士英满脸堆笑,热情得好似一团火,拉着冯可宗就往书房去。

    两人分宾主落座,府里的丫鬟轻手轻脚地送上茶水。

    热气腾腾的茶香弥漫开来,两人各自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这时,马士英放下杯子,神色一正,开口道:“可宗啊,你我相识多年,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直说了。

    如今朝堂之上,似有一股暗流涌动,背后怕是有股势力在串联众人,隐隐都快形成一股能和我分庭抗礼的大势力了。你可知,这背后的主谋是谁?”

    冯可宗神色平静,仿若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不紧不慢地问道:“阁老所言的‘异处’,具体指的是哪方面呢?”

    “嗨,跟你还卖什么关子。”

    马士英摆了摆手,“朝堂上的事儿,你我心里都有数。

    最近,韩公公和阮大人,平日里跟我走得挺近的,却突然疏远了,我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你说,这事儿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我不知道的内情?”

    冯可宗心底暗忖,面上却不动声色,慢悠悠地放下茶盏,沉思片刻后说道:“阁老,我与您向来同进同退。不过,据我所知,这些大人常跟着郭提督外出寻墨,至于更深层的事儿,我还真不太清楚。”

    “郭之龙?” 马士英眉头一皱,低声呢喃。

    冯可宗没再接话,只是端起茶盅,修长手指轻轻捏着茶盖,缓缓拨弄着茶面上的浮沫,而后举到嘴边,轻抿一口,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马士英见状,也陷入了沉思,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半晌,他猛地抬头,话锋一转:“对了,户部侍郎的位子,空了好些日子了。听说你外甥在礼部做事勤勉,才华出众,可有这回事?”

    冯可宗一听,立马放下茶盏,神色凝重起来,拱手说道:“阁老放心,这事儿我一定彻查清楚,看看是否对皇上不利。

    只是眼下,我还负责着伪太子案,实在抽不出太多精力,恐怕得花些时间。还望阁老能多担待,稍作等待。”

    马士英微微点头,叹了口气道:“我懂你的难处。可现在左良玉那家伙心怀不轨,打着清军侧翼的旗号,从武昌调兵而来,我这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阁老莫忧,锦衣卫定会尽快查清此事,给阁老一个满意的交待。” 冯可宗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就全靠你了。” 马士英拍了拍冯可宗的肩膀。

    说起冯可宗提到的伪太子案,那可是南明弘光朝廷里闹得沸沸扬扬、影响深远的一桩大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走投无路,在煤山自缢身亡,太子朱慈烺也自此下落不明。

    同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仓促建立了弘光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重生后我把男主当工具人(复仇文,NPH) 小公主nph 沂川旧梦 《她的聲音,教我怎麼高潮》 逆袭唐末之枫羽帝国 做辅助我不救人 重生娶娇气窝囊废夫郎 万人嫌旅综发疯开摆后 蛇蛇我啊,倒插门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