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小说网

第一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210-220

底色 字色 字号

210-220(5/55)

着写满标注的公文去找王安石。

    这个点儿政事堂人来人往,几位相公都在衙门忙活,最近又到了民间还青苗钱的时候,之前青苗法只在京东、河北、淮南三路试行,今年则是推行到全国,因为不确定新法到地方会不会水土不服,朝中官员比最开始试行青苗法的时候都紧张。

    王安石身为主持新法的参知政事自然也会关注青苗法,只是青苗法已经过了试行阶段已经不需要太紧张,他更期待接下来即将推行的新法。

    不管他有多少想法,官家支持他变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富国强兵。

    如今新法已经步入正轨,是时候想法子解决军中的弊端了。

    先前在淮南两浙等六路主持均输法的薛向薛大人也战绩颇丰,今春推行均输法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东南九路。

    朝廷根据年景收成的变化折钱购买相结合省下一大批钱,东南百姓免了运输的劳役,需要上供的物资也少了许多,除了囤积居奇的大商人不高兴,均输法推行之後上到朝廷下到民间可谓是皆大欢喜。

    薛向用实力证明他们的均输法和汉唐旧法不一样,汉唐旧法是为了敛财,他们的均输法却是在实实在在的为东南百姓减轻负担。

    那些为了钱往死里欺压百姓的大商人还有和大商人勾结在一起欺压百姓的官吏不高兴就不高兴吧,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要麽老老实实弃恶从善,要麽就当心点别撞到他手里,看不到的地方他管不着,看得到的地方就依律行事该抓抓该罚罚。

    朝廷总是说不能与民争利,官不与民争利是为了保护百姓,不是为了让那些商人横空出世吃得膀大腰圆。

    因为薛大人的政绩过于显着,官家破例让他晋升天章阁待制。

    大宋的殿阁很多,衆多殿阁同样也承担了给文官命名的责任,比如XX殿学士XX阁学士,衆多殿阁之中,天章阁的地位很特殊。

    在天章阁建立之前往往是给已故的帝王建殿阁来记录皇帝的功绩和御用之物,殿阁里多藏有书籍和图册,而且会配备相应的学士、侍郎以及其他官职。

    最初这些殿阁并没有建在皇宫,直到真宗皇帝时开始在宫城内兴建诸阁,龙图阁就是他特意为太宗皇帝建立的,表面上是为了宣扬先皇的功德,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真正想宣扬的事他自己的功德。

    果不其然,真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就下令开始修建天章阁,殿阁不为前朝皇帝所设而是为了标榜自身,这也是开先例的做法了。

    真宗在位时天章阁的地位很高,到仁宗皇帝继位又进一步拔高天章阁的地位,不仅在天章阁设立讲书官来为後人讲解御书,还将天章阁作为制定朝堂政策的场所之一,当年范文正公推行新政君臣便是在天章阁内商议。

    旁的殿阁只用来藏书藏物,只有天章阁不光设立了讲书官还作为皇帝召见心腹大臣的场所,那地方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早在仁宗年间,天章阁就在数次翻新之後成为宫禁诸阁之最,甚至有“奉金楼阁”之称,天章阁待讲、天章阁召对这些挂着天章阁前缀的称号向来抢手,毕竟加了这个称号就是半步踏进政事堂,想不心动都难。

    以薛向的资历本不足以晋升天章阁待制,但是他在东南六路的政绩实在太出衆,所以官家破例让他晋升朝中也没人说什麽。

    发运使司的活儿看着简单,好像谁上谁都行,真上了才知道他们都不行。

    薛向回京,王安石再添一助力,如今干劲儿更胜以往。

    募役法要变的是役法,兵役也是役,保甲和募役同时推广完全可行。

    苏景殊他们仨找过来的时候老王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灵异世界的旁门道士 在他告白之后(1v1/H) 成了耽美文里兄长和夫君的炮灰女配(1v3) 有利可图(一见钟情 1v1 h) 系统bug:卡里只剩三十六块九 当时明月【江湖·疯批·H】 女扮男装出逃后,我被薄爷通缉了 道长我放不下她怎么办?她克你!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