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小说网

第一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210-220

底色 字色 字号

210-220(6/55)

在琢磨募役和保甲能不能整合到一起,军队的战斗力是官家的心病,也是大部分朝廷重臣的心病。

    本朝募兵制的养兵成本比之前的朝代高很多,但是汉唐的兵能远征朔漠,大宋的兵却连守城都难,对比起来、算了、压根就不能对比。

    其实无论是他还是先前主持新政的范文正公都更推崇唐初的府兵制,可惜没有田制和税制做保障想恢复府兵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只能另外找别的法子。

    大宋建国之前,周世宗曾在京城附近推行过团保制度来维护地方治安,一户犯罪连累一村,制度一出成效斐然,可见连坐对民间的威慑力比单纯的律法要高。

    仁宗年间西夏屡次来犯,范文正公在西北时曾招募乡兵屯田,西北边境的无主土地很多,那些号为弓手的乡兵平时种地战时出征,无论是戍边还是开荒都颇有成效。

    之後十几年里,西北边地大力发展乡兵,除了弓手之外还有义勇、番兵、强人、保毅等诸多番号,其中番兵的兵力甚至超过十万,作战时比正儿八经的军队都生猛。

    奈何边境的无主土地有限,朝廷不能无限度的发展乡兵,而没有土地的支持,以朝廷给乡兵的待遇也不足以让他们一心为朝廷效力。

    毕竟禁军才是大宋赖以作战的军队,别的无论是什麽军队待遇都不能越过禁军。

    王安石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的保甲条例可以暂时应个急。

    西夏内部争斗激烈,闹的太狠必定会侵扰大宋,先把西北的局势稳定住,然後再琢磨怎麽合理的削减军队数量。

    苏景殊:……

    听完他们家王叔父的想法,他只想说:应急的法子有很多种,实在缺钱的话可以挑几个幸运儿抄抄家。真的,抄家都比推行保甲靠谱。

    第212章

    *

    王安石在地方为官多年,他拟定的条例基本上都在治下试行过,而且成效很好,不然他也不会想着把那些法子推广到大宋其他地方。

    可是有一点他总是会忽略,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和他比。

    虽然他觉得很多事情轻轻松松连脑子都不用动是个人都能干,但是他以为的他以为并不是他以为,那些事情并不是来个人就能干,能轻轻松松将政策完美执行下去的官员是凤毛麟角不是路边的大萝卜。

    要是人人都能跟他一样能干,大宋还能乱成这个鬼样子?

    苏景殊深吸一口气,他感觉老王最近有点飘,偏偏新党的核心成员对他都盲目崇拜,他说什麽就是什麽,顺着老王的思路想下去哪哪儿都好,根本不考虑他们还有失败的可能。

    老王的想法的确挺好,如果全天下都能按照他的想法听命行事,不出五年大宋就能达到传说中“天下大同”的境界。

    天下大同,这是《礼记》中提到过的概念,概念提出来了一千多年,中间明君贤臣出现了那麽多轮也没见哪朝真正出现过“大同”。

    别的不提,就这个《畿县保甲条制》,但凡这玩意儿先拿给政事堂其他人看看都送不到司农寺去。

    边疆地区不太平可以全民皆兵,可这儿是京城,哪儿有直接在国都这麽干的?

    别说现在开封府是政治中心,就算是後世落魄成那个样子,让河南人民放弃种地转而进行全民军事训练都能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恐慌,放到大宋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敌军已经打到京城附近,真正该加强训练的是禁军而不是百姓,如果敌军没有打过来,那就更没有理由去折腾百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东南一带的粮食供应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说中原这边的地都是白种的,京畿一带的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野村极品神医 悲伤世界 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 花重锦官城之飘香万里 我开创了天骄纪元 医武双绝小农民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